中国首进前十!一文速览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看点

昨天
9月1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国排名第十,这是中国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前十位。

图片

作者 | 布鲁斯

素材来源 | WIPO

9月1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与波图兰研究所(Portulans Institute)联合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GII)。中国在参与排名的139个经济体中位列第十,较去年再升一个位次。这是中国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前十位。

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瑞士依旧稳坐“头把交椅”,瑞典、美国、韩国和新加坡依次排名第二至第五位,随后则是英国、芬兰、荷兰、丹麦和首次跻身前十的中国。

图片

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前20位(来源:WIPO)

图片

近五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前十位变化情况(来源:WIPO)

图片

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全部139个经济体,来源:WIPO)

此外,在分地区的排名中,中国在东南亚、东亚和大洋洲地区经济体中排名第三,仅次于韩国(第4名)和新加坡(第5名);在分收入组的排名中,作为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国仍旧断层式领跑中上等收入经济体。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根据中国的创新表现将中国归入32个“超出发展水平预期的表现”经济体之列。

图片

中国的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在东南亚、东亚和大洋洲地区位列第三(来源:WIPO)

图片

中国的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在中上等收入经济体中处于领跑地位(来源:WIPO)

WIPO在当天发布的新闻稿中指出,中国在全球中等收入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地位,并在研发支出、高科技出口和创新产出方面持续保持强劲势头。

报告指出,中国首次进入前十名,在知识和技术产出方面超越了瑞士,全球领先,在研发支出方面排名第二,并在专利申请方面领先。同时,中国还拥有一些全球顶尖的创新集群。

在WIPO于本月初先期发布的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创新集群排行榜中,中国拥有全球百强创新集群中的25个(含中国台湾省1个),仍是拥有世界上最多创新集群的经济体,在顶尖创新集群数量上连续四年领先。深圳-香港-广州集群超越东京-横滨集群,跃居榜首,是中国集群首次在该排行榜中独占鳌头。北京集群也跻身前五(第4名)。

相关链接

中国集群首次登顶全球创新集群榜!

报告分析称,根据WIPO的估计,中国预计在2024年成为最大的研发支出国。中国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结果中,在专利申请方面排名第56位,并拥有最多的全球百强创新集群(25个,含中国台湾省1个),其中包括排名第一的深圳-香港-广州和北京,这些集群均为专利、科学以及日益增长的风险投资的热土。其高科技出口和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持续加强,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半导体和绿色技术等战略性行业。虽然在私人创新融资方面传统上落后,但中国正在迅速缩小差距。中国现在在后期风险投资交易和企业融资的研发方面均排名第二,在全球顶尖企业研发投资者中排名第三,这凸显了其私营部门在推动创新中的日益增长的作用。报告指出,中国在创新输出方面超过了多个高收入经济体。

图片

中国的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简报(来源:WIPO)

创新投资增速放缓为创新前景蒙上阴影

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指出,2024年的创新投资总体上是积极的,不过创新投资的增长处于历史低位。2024年,得益于中国14%的显著增长和印度7.6%的稳定增长,2024年,研究产出突破200万篇文章,创下历史新高。然而,全球研发支出预计在2024年增长2.9%,低于2023年记录的4.4%的增长率,也是自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公共研发显示出适度的复苏,而美国和中国以外的企业研发仅增长了1.4%,反映出许多高收入和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动能疲弱。

此外,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技术进步势头迅猛,但技术应用较为缓慢。报告特别提到,中国和新兴经济体在推动电动汽车普及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由中国引领的高速铁路产业也有温和增长但增速放缓。但是,技术应用显示出明显的减缓势头。即使基础技术仍在快速改善,但高成本、地区差异以及市场成熟度正在制造阻碍。同时,对于相对新兴的技术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初期快速扩张后,增长自然会减弱。但报告认为这并不一定是全部:以电动汽车为例,增长放缓甚至在达到中等渗透水平之前就发生了,其他抑制因素,比如补贴的取消、态度的改变等,也在起作用。

报告还对2024年全球研发支出最高的2000家企业中的1510家可获得数据的进行了分析。报告指出,2024年,企业研发支出达到约1.3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名义增长约3%,但由于持续高通胀,实际增长仅约1%。尽管在绝对值上代表了历史高点,但这是自2010年以来企业研发支出年名义增长最慢的一年。虽然大多数公司继续增加投资,维持近年来的积极趋势,但有30家公司减少了研发支出。在中国企业中,比亚迪(34.4%)、江苏东方盛虹(23.9%)、美的集团(11.3%)、腾讯(10.3%)等都有十个百分点以上的研发投入增长。

报告也分析了国际专利申请情况。根据WIPO的最新数据,国际专利申请在2024年谨慎回归增长,全球PCT申请量达到了273,900件,同比增长了0.5%。报告认为,尽管这一增长率仍远低于过去十年录得的2.5%的年均增长率,但相较于2023年经历的1.9%的下降,是一种令人欣喜的恢复。申请格局显示出领先申请者之间显著的区域差异。中国继续保持其作为最大申请者的地位,增长接近1%,在2024年占全球申请的四分之一。韩国展现出非凡的增长势头,增长率为7.1%,延续了其惊人的连续发展27年。相反,美国、日本和德国三大专利管辖区(总申请量的40%以上)遭遇了2.7%、1.2%和1.3%的下降。

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还有哪些重要发现?

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的重要发现包括:

•2024年,研发增长降至2.9%,低于前一年4.4%的增幅,是2010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WIPO预测,2025年增长将进一步放缓(2.3%)。

•由于通胀居高不下,企业研发支出实际增速放缓至1%,远低于过去十年4.6%的平均水平。信通技术相关企业(尤其是人工智能密集型部门的企业)以及软件和制药企业增加了研发预算,而汽车和消费品等制造业企业则在公司营收下滑的背景下削减了研发支出。

•风险资本出现反弹。2024年,交易额增长了7.7%,主要是受到美国巨额交易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投资激增的推动。但若排除这些投资,风险资本则呈萎缩状态。

•此外,全球风险资本交易数量连续第三年下降,降幅为4.4%,表明除少数行业和地区之外,投资者仍持谨慎态度。

•此前逐步向更广泛的非信通技术领域及新兴市场扩张的风险资本,如今似乎正回撤至其传统核心领域——美国的人工智能和信通技术相关投资。这未能延续新冠疫情后大量风险资本涌入拉丁美洲和非洲,在更广泛的行业和地区展现出的风险资本多元化势头。

•通过WIPO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有所回升(+0.5%),其中韩国增长强劲(+7%),但美国、日本和德国持续下滑。

•作为GII全球创新跟踪器涵盖的维度之一,技术进步依然强劲:电池价格和超级计算机效率有所提高,基因组测序成本则进一步下降。

•技术采用有所进展,但速度放缓:机器人技术和互联互通技术仍有明显增长;高速铁路网络(2025年新增指标)正在扩张。与此同时,机器人和电动汽车的采用则显著放缓。

•社会经济指标得到改善——劳动生产率和预期寿命提高,贫困进一步减少。

2025年GII勾勒出全球创新版图,显示GII中进步最快的正是那些将创新视为韧性、增长和竞争力的根本引擎的经济体。本年度GII既展现了令人鼓舞的进展,也揭示出各国在充分释放其创新潜力方面仍需应对的挑战。它提醒我们,创新生态系统需要通过深思熟虑的政策、有意义的投资和跨部门协作来获得支持和培育。

——WIPO总干事邓鸿森

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是该指数第18次发布。此次全球创新指数采用约80项指标来评估全球近140个经济体的创新表现,其中涵盖研发支出、风险资本交易、高技术出口和知识产权申请。

此次全球创新指数的发布也有一些来自中国的代表参与其中。知产力发现,在此次发布的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咨询委员会成员名单中,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以及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等中国创新企业代表的名字赫然在列。中国的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也作为成员参与了由波图兰研究所主持的为全球创新指数提供支持的学术网络中。

图片

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咨询委员会成员名单(来源:WIPO)

点击“阅读原文”,查阅、下载报告全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知产力立场)

图片来源 | WIPO  编辑 | 布鲁斯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评论区

    下一篇

    9月1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对外公布的《企业实施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全文附于文末),如何在商业秘密保护与劳动者权益间寻找平衡点?

    2025-09-15 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