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大数据打假究竟释放了什么信号?

2015-09-30 16:33:09
知产力(微信ID:zhichanli)知产力是一家致力于“为创新聚合知识产权解决方案”的原创型新媒体平台。关
知产力(微信ID:zhichanli)

知产力是一家致力于“为创新聚合知识产权解决方案”的原创型新媒体平台。关注科技领域创新及相关知识产权问题,请订阅本微信公众号(zhichanli)、官方微博:知产力,亦可登录www.zhichanli.com查阅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版权为知产力所有,转载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

阿里集团的电商生意如今是越做越大了,天猫、淘宝似乎什么都卖,从服装食品小家电到花鸟鱼虫建材二手房,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当然,随之而来的还有假货之忧。去年国家质检总局曾发布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淘宝网以37.25%的正品率排名垫底。今年上半年,阿里又因涉嫌销售假货先后遭到Gucci、YSL等知名品牌的诉讼与美国服装鞋类协会的指责。

面对如此山寨乱象,阿里近日推出了一种“大数据+大众评审”的筛选模式,目前已经“揪出”并处理了近200个涉嫌山寨的品牌。阿里品控部门负责人称,未来将把这套模式作为打击山寨的常规机制,覆盖天猫平台。

其实阿里高调打假并非首次,而此次以大数据为切入口的效果亦有待市场作为检验。只是,结合时下多家内容输出方在肃清“山寨”方面大举借道技术手段,由此释放出的对假货、盗版的收紧信号确为十分强烈,大玩家已然入场,巨额囤积资源之后,驱逐劣币之势或已成必然。

“大数据+大众评审”模式使用大数据技术对天猫品牌库中商品进行外观、形状等方面的比对,筛选出具有一定混淆度的商品。被筛选出的数据将组合成“山寨预警模型”。该模型会根据大数据输出的结果不断优化,并验证数据分析的精准性。与此同时,每个涉嫌盗版的商品还将推送给800至1000名大众评审员,由他们对“是否产生混淆”做出判断。如果超过一定比例的评审员认为产生了混淆,天猫将会启动诸如该不再续签山寨旗舰店、下架相关商品等治理机制。并将在未来通过限制贷款、限制活动等手段对山寨商品做不同程度的处理。

在涉及商标侵权与不正当竞争等问题上,由于“是否构成消费者的混淆”是一种主观判断,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往往通过专业市场调查公司出具的市场调查报告作为证据。阿里此次推出的“大数据+大众评审”模式,希以大数据技术使对于“混淆”的主观判断更加客观化。

不止是阿里打假,在版权保护方面,乐视与搜狐同样开始借助大数据技术发力。

乐视近日在发布会上为《鬼吹灯之九层妖塔》在乐视网上映预热,同时发布了该片的版权保护策略。乐视将与新媒体内容搜索技术服务商冠勇科技合作,为该电影的上映提供版权监测服务

这并非是冠勇科技第一次因版权保护合作走入大众视野。去年冠勇科技已与百度音乐达成合作,为后者的独家版权音乐作品提供PC端与移动端版权监测服务。

此前,冠勇科技已推出国内首家新媒体版权大数据监测平台CPM1Live。利用30台可处理1000小时以上的音视频文件的服务器,可以实现覆盖中国大陆PC端、移动端、微信公众号乃至全球主流视频网站的直播、点播等类型的视频内容同步监测。采用音视频、图像关键帧对比搜索技术,与版权样本内容比对,向涉嫌侵权的链接自动发送预警函、侵权下线通知函此外,冠勇科技还将帮助版权方对于不配合治理的盗版链接,采用行政投诉、代理取证及诉讼方式实现维权。

如果说,冠勇科技的版权监测模式是“一站式托管”,让乐视做个“甩手掌柜”。那么搜狐视频在版权保护领域就是“自力更生”式了。

搜狐视频也于近期推出自主研发的视频基因对比技术,以现有的近百万份视频作为基因母库,通过提取视频色彩和高级语义特征,为视频形成代表身份的指纹文件。

搜狐的该系统会对用户上传的视频与母库现有的视频进行比对,如果存在极高的相似度,即将新视频判断为疑似盗版视频。系统会向视频版权方反馈盗版现象,后者可以选择在线投诉。若视频被确定为盗版,网站将删除盗版视频,并将该视频所获收益转给版权拥有者。

92745311068.jpg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评论区

    下一篇

    知产力(微信ID:zhichanli)知产力是一家致力于“为创新聚合知识产权解决方案”的原创型新媒体平台。关

    2015-09-29 16:2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