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结盟酷派会催生中国版“黑莓”吗?
时光不再
“时光不再,啊,时光不再!”小米、一加已然在海外市场被阻击了,周鸿祎和他的奇虎360方于日前铺陈好移动互联网“‘360’度”生态中的智能硬件一环:出资4.0905亿美元,与酷派手机达成战略合作,在双方的合资公司中占比45%。
在笔者看来,分秒必争的移动互联网行业,错过的时机注定追不回来,尤其在智能家居有望接棒智能手机成为另一并行战场、促使智能硬件的风口转向人机交互操作系统的背景下,留给红衣教主追赶节奏的时间已格外有限。
之于酷派而言,2014年第3季度出货量已被OPPO赶超,排位中国大陆同业者第6位;虽然其在4G细分市场上的表现颇有亮点,但鉴于这样的成绩仍出自中低端市场,故而难言对其品牌竞争力有实质加分。
基于这样的基本面,360联手酷派这一消息于昨日(12月16)晚间曝光后,仅在行业里激起略微涟漪,反而引来众多调侃,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事情都有两面,当高调既然已经不能令周鸿祎在2014年有好的运气(360近半年市值几近缩水一半),换个姿势低调下来也许就造就了触发反弹的动因。尤其对于以安全概念作为基因的360而言,不能不知晓“一时的‘安全’只是浮云,‘长治久安’才是正道”式的道理。所以,既然已经时光不再,也就急不得了,就如同高调向低调的转变一样,虽有不得不低头之嫌,但顺势而为显见更有它的道理。
顺势而为
2014年,360先后发布了随身WIFI、儿童卫士、儿童手环等数个具体移动端硬件产品,这既是从所谓的人性痛点角度的尝试,也是360内部对于周鸿祎一直鼓吹的“微创新”的践行。但现在看来,这些产品并不能承载起360战略式发展的梦想,不痛不痒之余顶多刷了刷存在感。
特别是在当小米将移动互联网与智能硬件等各要素进行多重排列组合并辅以“化学实验”后,一个具有极大想象空间的长尾生态链已令资本市场愿意“ALL IN”,而这不仅令周鸿祎“微创新”理论蒙羞,更使曾经的市场宠儿360模式失逐渐褪色。
所以,此一时彼一时之后,谁还能继续力挺红衣教主的互联网方法论;而失去关注度,周鸿祎如何还能沿袭既往的底气与强硬?“不如顺势而为吧”,也许这也正是他心底的声音。
顺势而为去哪里?笔者倾向认为,360在智能手机这一业态中模板,是成为新时期的中国版的“黑莓”。
如同我们知道的那样,黑莓是手机市场中的另类,自1998年问世,以邮件、稳定和安全“三宝”打天下,9年之后即2007年成为全球智能手机排名第二的企业,一度被认为系加拿大国宝品牌。虽然黑莓当前江河日下,但鉴于它是在移动芯片及操作系统技术裂变的顶峰时期陨落,时势造英雄的偶然至今仍不能掩盖它对“安全”概念执着所发散的光芒。
在“安全”已经被证明系硬件竞争利器之一,以及关于隐私权、恶意程序问题即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最重要法律命题的背景下,已然急不得的360何不卧薪尝胆、向下一个“黑莓”出发呢?
当然,成为中国版黑莓,最棘手的尚在于,它已不能简单指望当前的360安全浏览器、360卫士、360手机保镖以及杀毒软件等产品即刻就能为其手机产品背书,就如同同样不能指望一年几千万台的出货量能对这些360核心产品形成有效反哺一样,如果要将软硬件有机结合并顺理成章延展这条生态链,一个酷派盟友是远远不够的。
而从既有产业生态来看,乐视或是成就360黑莓愿景的不二选择:手机硬件仅仅是载体,内容、操作系统以及包括这二者在内的整体产品链更重要,而这是当前乐视的长处;更重要的是,乐视虽然决定造车,也有乐视TV及盒子,但在硬件生态的核心——手机上仍有显见缺失。因此,一旦腾讯、百度、小米对于乐视的打压加剧(而现实似乎正是朝这个方向演进),360的机会便来了。
当务之急
上一段落作为笔者的乱弹,既可暂且听听,也不妨走着瞧。不过对于360而言,也许它不是个理想主义者,眼前的一些利益或许更重要,尤其出于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顾虑,某种意义上的“急功近利”更是它的当务之急。
那么,现实的问题也较为清楚了:360的渠道能让酷派的手机飞起来吗?
忠诚于中低端市场的酷派,此番与360结盟被认为其旗下“大神”品牌将迎来蜕变时机,特别是360浏览器、安全产品及搜索引擎等当前仍显优质的渠道资源,为这重利好想象插上了翅膀。
不过那句老话还是挺有道理:打铁还需自身硬。360基本上是个核心向的智能硬件小白,而酷派虽有将近4000件发明专利(大部分处于申请状态)在手,但这些年来CPU等核心元件还是依附于联发科,比起后起的小米、一加和OPPO并没有实质上的竞争优势。同时常年以来对于移动、联通等运营商的依附,以合约机为重要的发展红利,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形成了核心技术创新的惰性。如是观之,这块铁怎么硬起来,也并不是一时得以权宜了的。
所以,只有价格战了,以免费概念颠覆杀毒行业起家的360这次能把手机也免费了吗?如果成本压力之下,难以做到这点,已经是中低端形象的酷派还能再压缩价格继续LOW下去吗?如果真的选择这种策略,二者所谓的强强联手还有意义吗?
基于这样的逻辑,笔者更倾向认为,360与酷派的结盟仅仅是一个开端,新公司成立后或在2015年应有更频繁的合纵连横之举。而在此之后,中国版黑莓的轮廓也许就能渐渐清晰起来了。
作为最后一个段落,笔者要说的是,就当务之急这个主旨,360要做的还在于自身形象的改造,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周鸿祎失去了移动市场的先机,实质上他失去的是此前高调与强硬带来的品牌号召力。如果过去几年是非少些,今日与酷派的合作360所能拿到的股份比例应不止45%。
图片来源|百度
文章版权为知产力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