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互联网新兴业态 共探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路径——互联网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新路径实务讨论在京举办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产业已成为融合内容、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数字经济核心力量,而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成果转化则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议题。9月12日,在第十四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期间,一场聚焦互联网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新路径的实务讨论同期举行。该活动汇聚司法界、学界、产业界及知识产权领域专家,深入探讨前沿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与商业化应用路径,为行业发展提供专业洞见。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原副庭长程永顺
此次活动以“互联网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新路径实务讨论”为核心主题,由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原副庭长程永顺担任主持人,多位行业权威人士围绕专利转化、风险防控、技术洞察及产业赋能展开主题分享,内容兼具实务指导性与战略前瞻性。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军建
在主题分享环节,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军建率先发声,以“产业专利转化运用机制构建”为切入点,结合当前互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趋势,剖析了专利从研发到落地转化的关键点,提出构建系统化转化机制的具体路径,为推动知识产权“从纸面上”走向“产业中”提供思路。
成都知识产权法庭四级高级法官陈瑞子
随后,成都知识产权法庭四级高级法官陈瑞子从司法实践视角出发,聚焦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构建与风险防控”。她结合典型案例,详解互联网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中可能面临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提出针对性的风险防控策略与战略布局建议,为企业合法合规经营提供司法参考。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中心副主任毕春丽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中心副主任毕春丽则带来“流媒体产业和关键技术洞察初探”分享。她围绕流媒体产业的技术迭代规律,分析了音视频编解码、内容分发、重复收费等关键问题,指出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协同发展方向,为流媒体企业技术研发提供借鉴。
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专利总监李熙
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专利总监李熙以“以专利战略赋能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结合快手实践经验,分享了以下观点。首先,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有力支撑;其次,互联网技术创新呈现综合立体、百花齐放的特点,不仅只有权利人要求许可的视频编解码技术,还广泛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诸多领域的专利与技术;再次,作为创新主体,企业应积极推动更多技术突破,保障产业健康发展,并合理运用专利手段促进整个产业的繁荣和进步。
主题分享结束后,论坛进入“守护创新,激活价值:企业知识产权实务研讨”圆桌讨论环节。该环节由北京隆诺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许波主持,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执行局副局长、三级高级法官梁琼,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张广良,腾讯公司专利政策负责人王为,美团高级专利总监梁健共同参与。与会嘉宾围绕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风险应对、价值转化中的实际问题展开热烈讨论,覆盖司法裁判标准、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对接、互联网巨头知识产权战略实践等议题,形成多方联动、跨界融合的研讨氛围,为企业解决知识产权实务难题提供多元视角。
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搭建了司法界、学界与产业界的交流桥梁,更针对互联网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的核心痛点提出解决方案。参会人士普遍表示,论坛内容紧密贴合行业需求,为互联网企业构建系统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升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提供了重要指导,将助力推动整个互联网产业在合规创新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内容不代表知产力立场,知产力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编辑 | 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