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 | “网易严选”:究竟是“山寨”的遮羞布,还是“原创”的首秀场?
知产力(微信ID:zhichanli)
知产力是一家致力于“为创新聚合知识产权解决方案”的原创型新媒体平台。关注科技领域创新及相关知识产权问题,请订阅本微信公众号(zhichanli)、官方微博:知产力,亦可登录www.zhichanli.com查阅更多精彩内容。
近日,网易以“侵犯知识产权”为噱头上演了一场“自杀式营销”。
对于电商营销奇才们的炒作手段,诸位已是见怪不怪,但直接拿“抄袭”“侵犯知识产权”来炒作的还是前所未闻,阿里之砒霜俨然成了网易的蜜糖。此番空手接白刃的网易,是艺高人胆大还是花式作大死,做出评价前,我们不妨先来还原事件本身,顺便听听各方说法。
2016年1月4日网易严选官微发布一组比价广告,矛头直指日本 MUJI(无印良品),意在宣扬同样制造商和材质的网易严选商品相比于高价的外国货却是“白菜价”。这则广告于1月30日招来两位微博大号的“怒斥”并转发,随之引爆舆论,支持者赞其为国货良心,反对者斥之山寨可耻,更多的质疑则指向网易严选的知识产权风险。
事件经过两天的发酵,2月2日,网易严选发表道歉声明,并顺带向公众普及了一下“ODM模式”(原始设计制造商)与“贴牌”等知识产权实务概念,以撇清“抄袭”罪名。紧接着,网易严选发布公告表示将设置专项创新基金以鼓励中国制造与原创设计师。而与此同时,高人气迅速转化为销售力,慕白菜价而来的网友发现不少货物已售罄。
虽然网易这次似乎赚了个名利双收,但网易所高呼的、尚未“验明正身”的“ODM模式”究竟有没有知识产权侵权风险?所谓的“ODM模式”下,制造厂家乃至中国制造将面临怎样的生存环境?在广告中公然使用MUJI等品牌名进行价格比对,是否涉嫌不正当竞争以及违反广告法相关规定?这些都是尚待思考的问题。
另一方面,此次事件也再次引发了对原创设计知识产权生态环境的关注。在网易严选公告的末尾,他们写到“此次事件中,虽然网易严选遭受了很多质疑,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国人对原创设计的尊重、对版权保护的敏感、对品质生活的追求,这让我们对中国制造的未来更加期待。”但若低价正义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惠民”成为“山寨”的遮羞布,品牌权益被任意放逐,这还是对“原创”的真实尊重吗?
关于上述疑惑,期待各位朋友分享真知灼见。知产力春节不打烊,你的声音我们想听见,投稿邮箱tougao@zhichanli.com随时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