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速览 | 苹果又遇Uniloc打劫;谷歌遭欧盟开出创记录24.2亿欧元罚款
编译 | Bruce
(本文版权为知产力所有,转载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
(本文2743字,阅读约需5分钟)
世界地理标志大会在扬州举行
6月29日上午,国家工商总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举办的世界地理标志大会在扬州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贺信,国务委员王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出席并致辞。
据了解,此次大会是继2007年世界地理标志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后时隔十年再次在中国举办。此次会议吸引了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00名嘉宾参会。
苹果又遇打劫:被Uniloc起诉侵犯三件专利
苹果最近对健康监测领域的投入可谓费尽心血,不过看到这一点的还有一些苹果不愿面对的对手。
6月30日,知名非专利实施实体Uniloc再次对苹果发起专利诉讼。此次,Uniloc在美国德克萨斯东区联邦地区法院起诉了苹果,声称苹果的Apple Watch等产品侵犯了其三件专利,专利涉及运动追踪技术。
Uniloc指出的三件专利中,都描述了利用惯性传感器或加速计监控人体活动以及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状况的技术,这些技术可以提高运动监控的准确性。Uniloc声称,这些技术本来为发明家菲利普·卡恩(Philippe Kahn)所有,后来被Uniloc获得,而苹果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使用了这些技术。
知产力通过查询获悉,该三件专利分别为专利号为7,653,508、8,712,713和7,881,902的美国专利,名字均为“人类活动监测设备”。而涉案的这些技术不仅用于Apple Watch智能手表中,还存在于iPhone、iPad等设备中。该案后续进展知产力将持续关注。
东芝就旗下芯片部门出售遭西部数据干涉一事在日起诉西数
6月28日,东芝公司(Toshiba Corp.)在日本东京地方法院起诉了西部数据公司(WesternDigital Corp.),要求西部数据支付损害赔偿金1200亿日元,并请求法院停止西部数据对东芝芯片部门出售进程的干预。这标志着两家公司之间的法律冲突正在加剧。
6月29日,西部数据在一份声明中认为东芝的起诉十分“草率”:“东芝的这一行动不仅将损害其股东的利益,也将损害客户的利益。”
据路透社此前报道,西数本周一向东芝董事会发函表示,西数不同意东芝将芯片业务出售给包含韩国海力士(SK Hynix Inc.)在内的日本政府财团。对此,东芝还阻止西部数据部分员工访问与合资公司相关的数据库,某些情况下还禁止他们进入工厂。
东芝目前是全球第二大NAND闪存芯片生产商,并且该业务是东芝盈利最多的业务。然而,在美国核电子公司西屋电气巨额亏损的影响下,这家公司无奈选择出售旗下最值钱的NAND闪存业务。参加竞购这家半导体公司的企业有西部数据、SK海力士和博通等。
谷歌遭欧盟开出创记录24.2亿欧元罚款
6月27日,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谷歌遭遇欧盟委员会开出创纪录的24.2亿欧元罚单,理由是谷歌违反了欧盟反垄断规则。此前,欧盟已经对谷歌的搜索算法进行了长达7年的调查,此次最终得出结论认为,谷歌“系统地偏袒”自己的购物比价服务,“滥用其支配地位”。
Google Shopping是谷歌旗下一款购物比价服务。欧盟委员会的调查决定认为,谷歌向用户呈现Google Shopping时,剥夺了与谷歌构成竞争关系的比价网站的流量。欧盟称,由于谷歌在欧洲市场占据了绝对优势,因此谷歌这种积极削弱竞争对手的行为不能被允许。
根据决定,谷歌将必须修改针对网站排名的搜索算法,以“符合平等对待竞争对手与自身购物比价服务的一般原则”。欧盟表示,谷歌如果不在90天之内停止目前的做法,将面临每日高达其日均营业额5%的处罚。谷歌目前还可以就欧盟委员会这一罚款决定提出上诉。
微软曝光笔记本电脑防盗新专利
还记得上期每周速览报道的苹果等一众手机厂商被起诉“查找手机”功能侵权吗?微软最近正在申请的一件新专利正是关于防盗的,不过不是手机,而是笔记本电脑。据称,该专利能够让笔记本与普通手机一样受到用户的实时控制。
微软专利附图(来源:USPTO)
微软对这件专利描述道:“本文所描述的专利实例涉及蜂窝网络,以便于让被怀疑丢失或被盗的设备的禁用。因此,即使该设备不能跟正常情况一样使用蜂窝网络,但是禁用通信仍然允许通过蜂窝网络进行。因此,设备可以通过蜂窝网络来接收禁用命令,并且也通过蜂窝网络确认对禁用服务的禁用命令处理。”
简单而言,微软就是给笔记本电脑增加了连接移动数据网络的功能,让笔记本电脑在不受机主控制的时候,也可以连接到移动运营商的网络,从而给机主以远程操控该笔记本电脑的机会。据报道,微软为了实现这一功能,已与沃达丰、AT&T、T-Mobile等电信运营商达成了约定。这个功能的实现也许会是笔记本丢失之后的最后保障。
谷歌新专利曝光:Google Pixel手机未来或配背部触控板
本周,除了微软的笔记本防盗专利外,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布的一件谷歌新专利也令人耳目一新。谷歌这件专利是一年前提交申请而在最近获批的。
谷歌专利附图(图片来源:Patently Mobile)
根据该专利的描述,谷歌计划在手机背部摄像头下方安装一块触控板。谷歌在专利中描述,这项设计充分利用增强版触控屏幕来提供更为丰富的交互体验,可以根据当前页面的应用和操作方式来处理不同的任务。
比如说,当手机正显示音乐应用界面时,可以通过在背部触控板滑动以达到调整音量的目的。另外,用户还可以通过手势在背部触控板对手机功能进行设置或操作。
美国版权局发布关于第1201条款的报告
6月22日,美国版权局发布了题为《第17卷第1201条款》(Section1201 of Title 17)的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美国版权局对《美国法典》第17卷第1201条款的研究结果,旨在回顾和评估该条款的施行情况。这是该条款施行近二十年以来关于该条款的首份综合性公开研究。
作为1998年起施行的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案》(DMCA)的一部分,第1201条款主要是为著作权人所使用的技术保护措施(TPM)提供法律保护,这些技术保护措施是用来防止著作权人作品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被访问或使用的。
该报告在研究过程中解答了利益相关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包括消费者问题、新的或修订后的法定豁免的需要、关于暂时豁免的三年期规则制定流程以及禁止TPM规避工具的交易。
全球最大论文免费共享下载网站Sci-Hub被判侵权赔偿1500万美元
当地时间6月21日,美国纽约地区法院宣判,Sci-Hub须与LibGen等其他论文共享网站一起,向爱思唯尔赔偿高达1500万美元的著作权损失费。
全球最大的论文免费下载网站 Sci-Hub 是由哈萨克斯籍女研究员亚历珊德拉·艾尔巴金(Alexandra Elbakyan)于2011年9月5日创办的。由于研究论文成本过高,每篇论文在付费墙机制下通常需要花费30美元,因此她决定成立Sci-Hub。
Sci-Hub的网站是一个线上数据库,以“扫除科学道路的一切障碍”为宗旨,提供了48,000,000篇科学学术论文和文章,被誉为世界最大的盗版论文网站。网站透过.edu代理服务器访问相关页面,每天会上传新的论文文章。2014年,学术界开始预测网站将会发展为类似Napster的服务。不过到了2015年,学术出版社爱思唯尔向纽约地方法院提交诉讼,指控Sci-Hub已经侵犯版权。
5月,爱思唯尔在递交到法庭的动议中将论文共享网站形容为盗版天堂,它列举了100部侵权作品,以每部15万美元计算向被告索赔1500万美元的损失。
2016年1月时,Sci-Hub平均每天约有200,000人访问,Sci-Hub声称网站服务平均每天有数十万次文件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