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这个“3.15”,我们一同关注隐私权

2015-03-16 20:34:14
知产力(微信ID:zhichanli)知产力是一家致力于“为创新聚合知识产权解决方案”的原创型新媒体平台。关
知产力(微信ID:zhichanli)

知产力是一家致力于“为创新聚合知识产权解决方案”的原创型新媒体平台。关注科技领域创新及相关知识产权问题,请订阅本微信公众号(zhichanli)、官方微博:知产力,亦可登录www.zhichanli.com查阅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版权为知产力所有,转载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

昨天(3月15日)晚上看完3·15晚会,顿时觉得整个人都不淡定了。晚会爆出的公共WiFi安全问题简直触目惊心。尤其是晚会现场那个戴着面具的黑客高手,演示盗取邮箱信息以及密码的真实过程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由此不得不说的是,科技发展在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却也将我们置入了“楚门的世界”:订餐要手机号,买衣服要银行卡号,订票要身份证号,开机要输入指纹,甚至我们都不了解的身体健康状况都在以数字形式存储在制造商那里……一旦这些数字泄露,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So,大数据时代,隐私权保护该何去何从?

用8个案例告诉你,谁泄露了我们的隐私

A 就在昨晚的3·15晚会中,央视曝光了中国联通旗下分公司为完成规定的销售任务,使用“联通实名制客户端”的手机应用程序,并利用此前积累下来的用户隐私信息——如身份证号码等——违规开卡。然后将这些卡批量卖给卡商,卡商用这些资料注册多家网站或交易平台后,再把注册账号卖给网络水军,刷浏览量、点击量,之后还能再把卡卖给其他违法人员去打诈骗电话,发广告短信等。不仅联通公司进行违法操作,中国移动、中国铁通也在为骚扰电话提供各种支持,运营商甚至纵容10086、110之类的诈骗电话存在,即使发现诈骗电话显示虚假主叫号码,仍然允许诈骗人员将虚假电话号码显示在用户手机上。

B 2014年12月2日晚间,漏洞报告平台乌云网公布了关于智联招聘86万用户简历信息泄露的漏洞。泄露信息包括用户姓名、联系方式、地址、身份证和户口等。由于涉及泄密数据量巨大,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对此,我们难道只能痛心疾首的仰天一叹:“票还没买到,隐私被“裸”了;工作没找到,隐私却丢了”。

C 2014年12月25日,乌云网又发布了一条骇人听闻的公告:12306网站用户数据外泄,导致大量12306用户数据在网络上疯传,传播内容包括用户账号、密码、身份证号、信用卡信息、购买记录以及邮箱等信息。对此次事件,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回应称,此次网上泄露事件与自己无关,用户信息系经其他网站或渠道流出。

D 2013年,Facebook用户马修· 坎贝尔(Matthew Campbell)指控该公司为给用户投放相应广告而监测用户向好友发送的信息内容,因而侵犯了用户隐私权。并希望代表facebook用户向其发起集体诉讼。虽然Facebook回应称,美国联邦《电子通讯隐私法》(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Privacy Act)的一项特例条款允许服务提供商在正常的业务流程中拦截用户信息。但北京时间2014年12月25日凌晨,美国加州奥克兰的地区法官菲利斯·汉密尔顿(Phyllis Hamilton)作出判决,Facebook必须面对该集体诉讼。汉密尔顿指出,Facebook“并未提供足够的解释来说明其遭到质疑的业务实践属于正常的业务流程”。

E 2014年8月,奥地利数据保护活动家马克斯·施雷姆斯以侵害用户隐私权为由向维也纳商业法庭对Facebook提出集体诉讼,并希望为每个用户争取到500欧元的象征性赔偿。截至目前,已有1万多人加入这项集体诉讼。据悉,施雷姆斯曾要求Facebook向其提供所有用户数据,不久后,他真的收到了一份长达1200页的文件。随后,施雷姆斯参加一项促使Facebook删除用户敏感数据的活动。

F 2014年12月,荷兰数据保护局(DPA)称,如果谷歌继续侵犯该国互联网用户的隐私权,则可能面临最高1500万欧元的罚款。该局称,谷歌将来自于搜索引擎查询请求、电子邮件、第三方网站追踪、位置数据和视频浏览的数据结合在一起,从而向用户提供定制广告。该行为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此外英国、意大利、法国、德国和西班牙也正在对谷歌的数据处理方式进行调查。该监管机构要求谷歌于明年二月底前,对其处理个人互联网用户数据的方式进行调整。

G 2014年7月,美国纽约区域法官 Loretta Preska 裁定,根据一项药物搜查令,微软必须将其用户储存在爱尔兰数据中心的电子邮件和其他账户信息提交至美国政府。随后,12月15日,包括苹果、亚马逊、AT&T 以及其他20多家技术公司向微软发出集体声援,反对美联邦法院要求微软移交其储存在爱尔兰数据中心的海外用户电子邮件的判决。微软首席律师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博客中称:“我们认为,当政府想要获取它国的邮件,它需要在尊重现行国内和国际法律的框架下进行。而美国政府单方面使用获取存储在本国的它国电子邮件的搜查令,这将把基本的隐私权和友好国际关系置于危险之中”。

H 2013年,爱德华·斯诺登揭露美国国家安全局以及联邦调查局(FBI)非法收集世界各地民众的私人信息,美政府的该行为引起世界公众哗然。这不仅仅是赤裸裸的侵犯世界人民的隐私权,更是威胁国家安全啊。

大数据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在法律层面,对于隐私权的保护,各国均有相关法律规定,而这正是我们维护自身隐私权的重要依据。

1966年12月16日,第21届联合国大会在《世界人权宣言》的基础上,通过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1976年3月23日生效,至今已有缔约国149个。作为国际人权领域最重要的公约之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十七条规定(一)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或通信不得加以任意或非法干涉,他的荣誉和名誉不得加以非法攻击。(二)人人有权享受法律保护,以免受这种干涉或攻击。

我国宪法第四十条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同时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在隐私权问题同样突出的美国,该国国会于1986年即制定了美国电子通讯隐私法(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Privacy Act,ECPA)以延伸原先在电话有线监听的相关管制(包含透过电脑的电子数据传递)。主要是来防止政府未经允许而去监听私人的电子通讯。

此外,在隐私权问题上寻求“最大公约数”的重要法律概念还包括“数字遗忘权”(也称为“被遗忘权”,right to be forgotten)。为解决信息时代带来的个人信息失控难题,这一发源于20世纪70年的概念在当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以保护公民网络环境下的各种隐私。在信息时代,各大网络服务商通常会在未经信息主体许可甚至是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信息主体的个人信息,以达到其他方式获益的目的。而数字遗忘权可使公民拥有请求他人删除关于自己个人信息的权利,以此控制私人信息的传播和不当利用的目的。数字遗忘权有助于解决信息时代带来的个人信息保护失控的问题。

显然,法律只是在寻求权利受损救济时的凭依,而无论在个人层面,还是监管层面,对于这一问题的预防与监管更为重要。一如我们知道的那样,之所以多次出现个人隐私信息泄露事件,既因为用户个人对自己私人信息保护不善,还因为各大信息网络公司对用户隐私保护技术不成熟,更因为现行法律制度对该过程的规范相对薄弱。

故此,对公民个人来说,公共场合连接WiFi尽量避开那些没有密码、陌生的WiFi热点,不能在网站上随意输入个人重要信息,尽量设置复杂密码。另外,因用户隐私管理成本较高,所以很多初创公司在这方面做得不如大公司好,因此大型公司的网站更可信赖。

作为信息网络公司,应提高用户隐私管理技术,若需要收集用户数据则应取得用户同意,并在使用后及时清除数据。

在政府监管层面,需要加强对数据时代个人用户信息的类别管制,并推行泄密事件问责制,明确若泄密事件发生,用户应以何种方式和途径寻求救济,并明晰责任主体等。

国际间也应推进相关法律制定和责任追究方面的合作,在隐私权与个人数据保护方面承认彼此的隐私保护条款。


Czvmf1mAIdRmF91GuXkkI3RvUrbnibBQFqPu5ZHibP7DbJvSPE5lkcmZAQ1d0WppbUHpXO0BY4EUMD0q0qSiaNJ9A.jpg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评论区

    下一篇

    知产力(微信ID:zhichanli)知产力是一家致力于“为创新聚合知识产权解决方案”的原创型新媒体平台。关

    2015-03-13 19: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