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启示:传统巨头为何竞相没落
知产力(微信ID:zhichanli)
知产力是一家致力于“为创新聚合知识产权解决方案”的原创型新媒体平台。关注科技领域创新及相关知识产权问题,请订阅本微信公众号(zhichanli)、官方微博:知产力,亦可登录www.zhichanli.com查阅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版权为知产力所有,转载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
上周汤森路透发布了“2015年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这也是汤森路透连续第五年发布该榜单。见微知著,虽然这份榜单只是对众多机构创新能力某些方面的总结,但也可见在过去的一年里,世界范围内技术创新的风云际会之势。在这个“不创新,勿宁死”的时代,从来都是但见新人笑, 哪闻旧人哭。
为什么是亚马逊?
作为一家“传统”的电商企业,亚马逊此次首次入榜,引发各界关注,究竟是什么能让亚马逊与众多科技创新巨头一争高下呢?
如今的亚马逊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以界定究竟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还是一家IT公司,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亚马逊商业模式创新的背后,都是基于其强大的IT系统。
最初,亚马逊的IT系统以基于网络零售的电子商务为起点,后逐步优化和完善,现在很多功能已经堪称行业典范,从而实现了对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强大支撑。
而如今,亚马逊依赖于自己的数据中心,也已经开始探索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在美国,第四季度因为临近圣诞节,顾客流量非常大,亚马逊的数据中心必须满足购物高峰流量。但是在购物淡季,顾客流量没有那么大,就产生很多空闲的计算能力。那么,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在淡季空闲的计算资源?能不能租借出去?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最终促使亚马逊开始提供云计算服务。
作为云计算的最早发力者,亚马逊在十年前就发布了云计算产品,早期这款产品仅提供弹性计算云、虚拟服务器等基础服务,通过相对低廉的产品价格,迅速累积了客户与资金。之后,亚马逊又加大了投入,提供更高性能的云计算服务,获得了更多客户。
就在近期,谷歌、微软与亚马逊等相继公布了上季度云计算业务业绩,结果显示上述几家企业在云计算业务上都获得了不菲的收入,其中,上季度亚马逊网络服务在云计算业务上营收达20.9亿美元,同比增长78%,成为众多大佬中的赢家。
如此我们可以想见,为什么与谷歌、微软相比,科技实力本薄弱的亚马逊此次能成功进入创新榜单排名。
那些被挤出去的呢?
相比于特斯拉在国内的神话,此次的创新排行榜显然给了我们更为冷静的思考。
特斯拉目前有160余项美国专利,包括电池组保护系统、过量充电、以及电动马达中改革的转子结构等,这些专利都会开放给“善意”的用户无偿使用。此外,还有230多个专利还在申请的过程当中。
即便如此,汤森路透知识产权及科学分析师鲍勃·斯蒂姆布里奇(Bob Stembridge)仍然表示,特斯拉确实在创新,但基于专利数量、专利授权成功率、全球覆盖率和影响力四大标准,还不足以入围全球百强创新企业。
想起此前李书福对特斯拉是“技术集成”的评价,当时也是在国内引发一众哗然。特斯拉的神话源于对电池技术的突破,然而仅仅建立在这一项技术上的神话能维系多久,又能对整个汽车行业的革新带来多大的推动力,或许也是这次创新排行榜考虑的问题。
另一位被甩出榜单的是昔日的蓝色巨人:IBM。
其实近年来,IBM希望挽回颓势的努力从未间断过:2013年以来,IBM先后投资数十亿美元用于云计算基础设施以及软件部署规划。2013年6月,IBM斥资20亿美元收购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商SoftLayer;2014年初,IBM宣布进一步投资12亿美元,在全球新建15个数据中心。
可以看到,IBM虽然错过了昔日发展的最佳机会,但近年来也洞悉到技术创新的最前沿,希望通过转型重整往日风采。但目前看来,IBM确实在转型上付出了较多精力,但效果不佳。这一方面源于IBM在云计算、大数据方面的技术研发能力有限,自有专利较少,追赶乏力;另一方面,大型公司固有的发展理念、模式以及管理框架、人才储备等都难以支撑现代业务的快速发展。
除此之外,今年共有27家公司被挤出百强创新企业名单,包括AT&T、西门子和施乐等,他们的退出也无不是因为在持续创新能力上少有亮点。IT产业的变局总是那么富有戏剧性,随着硬件市场需求进入饱和状态,后起之秀纷纷崛起带来的竞争压力,看来,要想在创新榜单上经久不衰,还是颇具挑战性的。
当然,同样令人遗憾的还有中国企业再次无缘榜单。近年来,国内专利申请数量创下历史新高,但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质量上仍需追赶,而在世界范围而言,中国创造在相关产业争取影响力和话语权也还尚待时日。
以下为报告相关结论梳理:
汤森路透 2015 年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由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分析编制而成,评定标准包括专利总量、专利授权成功率、专利组合的全球覆盖率,以及基于引用的专利影响力。这份研究报告揭示了重大行业和地区的转变,表明各大公司正在纷纷扩展其专利组合,从以前的“专者生存”已转变为现在的“广者生存”。
创新领域分布图
1、新兴产业表现亮眼:媒体网络搜索和导航成为新兴创新领域。亚马逊首次跻身百强创新机构行列,每月都会提出一些新的创新成果,且范围涵盖数据中心、设备、电子方法和系统等多个领域。
2、中国企业再度缺席:继 2014 年中国大陆首次有机构上榜之后,今年却又一次缺席榜单,同样引人关注。虽然中国大陆仍在努力继续发展其知识产权,国内专利申请数量再创历史新高。但仍需要进一步放眼全球,申请更多的国际专利,这对于提升其在创新领域的冲击力和影响力是必不可少的。
3、领域创新出现新趋势:
a.2014年的榜单中并未出现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但今年,Chevron(雪佛龙)、Exxon Mobil(埃克森美孚)和Idemitsu Kosan(日本出光兴产株式会社)等公司凭借天然气水力压裂方面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以及在替代能源领域的拓展战略而榜上有名。
b.化工领域则由于要满足药物开发、食品化学和工业溶剂等不同行业的需求,上榜机构数量翻番,成为本次榜单中进步最大的领域。
c.半导体行业曾一度位列榜首,虽然该行业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数字研发领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其它新技术正逐渐被运用于提升计算机速度和功能,半导体行业的全球创新速度已大大放缓。
4、地域创新三足鼎立:
a.亚洲共44家机构上榜,在创新机构上榜数量方面继续居世界前列。欧洲抢占了亚洲的部分席位,上榜机构数量从去年的18家上升至20家。法国在欧洲各国独占鳌头,共有10家机构上榜。北美地区上榜机构数量趋于平稳,仍为36家机构上榜,但相较于2011年共46家机构上榜的巅峰水平仍有一段距离。
b.英国因国内研发经费总额 (GERD) 相对较低,今年继续无缘榜单,十分引人关注。英国GERD占GDP的比重仅为63%,而与之相对的是日本,其GERD占GDP比重达到3.47%,为全球最高。日本在五次评选中均上榜的机构共有 15 家,美国紧随其后,共 14 家。
c.今年的榜单新增了“旧金山湾区创新企业榜单”,将硅谷与传统百强创新企业榜单的创新活动进行对比。“旧金山湾区创新企业榜单”显示,有11家企业与“全球百强创新企业”名单重叠,意味着31%的美国创新企业和11%的全球创新企业位于旧金山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