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联合记者会: 关注三大攻坚战、科技创新
“下一步,全国工商联的任务是发动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到‘万企帮万村’的行动之中,建立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在帮助县域经济产生内生动力方面下功夫。”3月6日,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首场记者会上表示。
当日8个民主党派主席也参加了上述发布会,对未来工作进行了介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了解到,今年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上交全国政协的提案,也较多关注了三大攻坚战,同时对于科技进步对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创新驱动也关注较多。
提案聚焦三大攻坚战
今年到2020年的3年时间,全国将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除了政府工作报告外,国家发改委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也对“三大攻坚战”提出了要求。
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指出,民建中央已经制定了今年工作要点,并且还在考虑制定一个五年规划。要求民建各级组织围绕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打赢三大攻坚战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
“这次全国两会提供了30多件提案,保持了一定数量的同时保证了提案质量。”郝明金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今年其他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在参政议政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对于新一年的提案也有更高的要求。
比如九三学社中央提交了《关于优化杠杆结构打好防风险攻坚战的建议》,民进中央提交了《关于防控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提案》。农工党中央提交《关于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建议》、《关于引导涉农企业助力脱贫攻坚的提案》。
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则指出,未来五年,要围绕中共十九大确定的重要目标任务,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保障大局中找准履职尽责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特别是要紧密结合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将健康、生态环境和人口老龄化的应对等方面的工作有机结合,深入调查研究,为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出真知灼见。
陈竺还表示,在推进绿色发展、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等领域深入调研、持续发力,推动关口前移,也就是更加注重源头治理,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新成绩。
“我感到民主党派建言献策最要紧的,还是要抓住主要矛盾深入调研。我们的很多建议,凡是经过严格科学论证、有循证基础的被中共中央、国务院采纳率会高些。” 陈竺在3月6日的记者会上表示。
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指出,在京津冀能源结构的调整方面,民革中央在2016年就有重要的调研课题。针对京津冀协调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能源结构调整问题,民革中央提出统筹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的建议。
“北京的空气质量改善,我们这个调研成果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万鄂湘在3月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在扶贫领域,工商联《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提案》建议,用好有关旅游助推脱贫政策,着力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培训,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智力支持。
农工党中央的提案《关于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建议》提出,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推行“资产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收益有分红”的方案,增加贫困户经济收入。
关注创新驱动
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今年要改革科技管理制度,绩效评价要加快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对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科研人员,采取灵活的薪酬制度和奖励措施。探索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
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指出,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改革,过去科研人员承担了科研项目,成果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在个人,而在单位。现在如果把这个权利给予承担人员,这样就可以极大地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科研成果能够很快地转移、转化。
他指出,过去科研项目的管理都是发布指南、申报、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这样一个流程,研究人员将大量精力都放在立项上了。现在以研究的成果作为评价标准意义重大。
“现在评价科研成果,应用类的技术看是否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价值,这与过去看有几项专利、发表了多少论文、评了多少奖,导致研究与市场不结合的情况不一样。”他说。
九三学社中央也提出了《关于促进专利技术转移转化的建议》提案。提案建议加强配套体系构建,促进专利技术转移市场化。鼓励专利技术作价入股、融资交易。
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在发布会上表示,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九三学社组建了促进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的重大课题组,不断提出议政建言。
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在发布会上表示,致公党为“一带一路”建成一个“创新之路”服务。“我们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主要是把归侨侨眷、海外侨胞、留学人员团结起来。这些当地生活的留学人员、海外侨胞,可以建言献策、献计出力。” 万钢说。(定军 张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