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三知论坛顺利召开

2025-09-26 18:32:00
作为知识产权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年度盛会,本届论坛恰逢三知论坛创办十周年,汇聚了全国法院资深法官、高校学者、实务专家等数百位嘉宾,围绕知识产权驱动技术创新、产业变革、司法实践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为知识产权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搭建了高端交流平台。

图片

2025年9月25日至26日,以“知识产权赋能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届三知论坛在浙江省嘉兴大学顺利举行。该论坛由浙江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知产力、知产宝主办,嘉兴大学承办。作为知识产权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年度盛会,本届论坛恰逢三知论坛创办十周年,汇聚了全国法院资深法官、高校学者、实务专家等数百位嘉宾,围绕知识产权驱动技术创新、产业变革、司法实践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为知识产权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搭建了高端交流平台。

多维视角解读知识产权战略价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向左滑动查看致辞嘉宾照片

第十届三知论坛开幕式由浙江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郑海味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教授郭禾,知产力&知产宝联合创始人张璿,嘉兴大学党委书记沈希,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涂冬山,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许惠春先后致辞。

郭禾表示,三知论坛自2016年开始举办,从最初聚焦知识产权热点问题的小规模闭门会议,发展为如今覆盖整个知识产权领域、在国内具有极高知名度的大型开放型论坛。他提出,站在十周年新起点,"三知精神"可诠释为:以"知识产权"为永恒主题,以"知行合一"为研讨路径,以"知无不言" 为开放态度,如此方能塑造论坛品格、续写辉煌。

张璿在致辞中感谢各方十年来的信任与参与,让三知论坛从构想成长为交流共鸣的园地。他指出,是热爱让三知论坛持续十年,知识产权如光温暖人心,成就了这份热爱。论坛参与者热爱知识产权及其相关事务,彼此间也充满热爱,使讨论凝聚共识、推动行业进步。他向所有参与者致谢,并表示面向未来,热爱仍是前行指引,三知论坛将提高议题质量,推动务实对话,让知识产权成为创新生态的坚实支点,共启新篇章。

沈希表示,嘉兴大学有110多年办学历史,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学校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在驱动创新、引领发展中的关键作用。2002年创办法学本科专业,2018年知识产权专业招生,构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2022年首届毕业生成效初显。他指出,当前知识产权是国家战略性资源,“三知论坛”已成为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交流的重要平台。本届三知论坛主题契合战略部署,选址嘉兴大学意义重大,相信此届三知论坛能为相关领域贡献新思路,为学校注入新动力,预祝本届三知论坛圆满成功。

涂冬山表示,第十届三知论坛落户嘉兴大学,开启了学术研究、法治实践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新篇章。站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十周年的关键节点,三知论坛以“知识产权赋能创新发展”为主题,意义重大,希望各方加强合作,共同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并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许惠春表示,三知论坛十年前萌发于嘉兴,如今已从一棵小树成长为知产之林中生机盎然的大树。十年来,三知论坛坚守保护创新、促进发展、聚焦实务的定位,研讨成果兼具学术与实践价值。同时,浙江法院十年来审结26万余件知产案件,以Ai技术赋能司法审判实践,服务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祝愿三知论坛与知识产权事业共成长,为创新发展注入司法动能。

权威专家解读创新发展关键路径

图片

图片

图片

向左滑动查看主旨发言嘉宾照片

主旨发言环节由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李明德主持,上海交通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院院长、教授孔祥俊,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汤茂仁,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何熙昱锦,百度集团法务部总经理李妍洁四位专家围绕不同维度展开深度分享。

孔祥俊以“知识产权保护的兼顾与平衡”为题,从统筹兼顾才能造就健康、成熟和科学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兼顾与平衡源于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正确对待知识产权制度的政策取向与技术取向,关注立法和司法政策中的平衡导向,关注强大的保护与增加创新成本和风险的悖论,妥善对待“知识产权特殊论”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汤茂仁聚焦“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竞争法路径”,结合司法实践与典型案例,从技术秘密、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四大领域,阐述竞争法对创新发展的规制与保护逻辑。他认为,竞争法通过“行为规制”路径,在技术创新、数据流通、产业竞争中扮演“守护者”角色,既遏制不正当竞争行为,又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清除制度障碍,推动创新生态的良性循环。

何熙昱锦则从企业实践出发,以“脑机接口,开启生命更多可能性”为主题,分享了脑机接口技术商业化过程中专利布局与风险防范的经验。其表示,未来脑机接口不仅将在医疗、教育、娱乐、健康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还将在人机交互及工业应用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

李妍洁以“产业与技术协调发展的法律思考”为例,结合AI技术实践与产业案例,从技术赋能、瓶颈挑战、法律平衡三个维度,阐述了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的协同路径。她表示,技术与法律的协调本质是“发展与安全”的平衡,唯有以包容审慎的态度对待技术瓶颈,以动态适配的规则护航创新,才能推动知识产权真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赋能器”。

司法政策与技术创新的碰撞

图片

圆桌讨论嘉宾

圆桌讨论环节由浙江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伟君主持,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教授丛立先,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邓宏光,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唐震,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严开元,阿里巴巴集团资深法务总监兼淘天集团法务部总经理朱坚,围绕“知识产权驱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中的司法政策”展开讨论。

第十届三知论坛首日在热烈的讨论中落幕,嘉宾们以十周年为契机,既总结了知识产权制度服务创新发展的经验,也明确了未来司法与产业协同保护的方向。次日,第十届三知论坛将开启四大平行论坛,深入探索细分领域的前沿问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知产力立场)

编辑 | 有得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评论区

    下一篇

    申报截止时间:2025年10月11日18:00

    2025-09-23 18: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