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315万元告诉餐饮大佬翻台率重要,打假也重要
作者 | 知产力
(本文版权为知产力所有,转载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
(本文924字,不包括图片,阅读约需3分钟)
在这个连小朋友都会说“出去吃”的时代,做餐饮并做出好口碑,挣钱是肯定的。
“绿茶”餐厅,品牌知名度较高,小编去吃过他们在北京的店,人气尚可。2016年,运营“绿茶”餐厅的杭州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杭州绿茶公司)创始人曾向媒体称,“绿茶”餐厅已经深陷“山寨”风波中。
为解决困扰,杭州绿茶公司选择了诉讼。自2016年3月起,该公司先后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和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了16家在企业名称中或店招上使用了“绿茶”字样的餐厅,案由是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权利基础为该公司享有的第12658471号“绿茶餐厅 GREEN TEA”注册商标。
近日,小编通过杭州绿茶公司的代理律师何成获悉,该系列案均已有了一审结果,其中在呼市中院一案已经由内蒙高院二审审结。
根据该系列案的判决书载明,涉案情形大致相似,且被诉行为定性一致,判决大致为“被告停止侵犯杭州绿茶公司‘绿茶GREEEN TEA’系列商标专用权及虚假宣传行为,变更企业名称,变更后的企业名称中不得包含‘绿茶’字样,发布声明、消除影响,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对此,小编就不一一赘述,重点告诉大家该系列案的判赔额。
上述均为海淀法院一审判决作出的判赔,共计1187万元。
内蒙古“绿茶”被判赔128万元
上述为内蒙古高院二审判决作出的判赔,共计128万元。
上述系列诉讼,杭州绿茶公司共获赔1315万元,其中海淀法院由于是一审判决,尚未生效。不过即便如此,这也是小编目前知晓的餐饮行业打假获赔较高的案例了,不得不说,在当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知识产权侵权赔偿额的大环境下,打假的收益还是蛮可观的。
图片来源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