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丨杭州专利司法保护公开判决案例数据解读

2022-04-27 17:45:00
​用数据解读2017-2021年杭州专利司法保护公开判决案例。

来源丨工业设计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作者丨律客

编辑丨季文梨

640?wx_fmt=png

1、司法保护地域辐射力指数

640?wx_fmt=png

地域辐射力广:

公开的专利侵权类民事判决案例数据显示:涉案当事人覆盖全国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在内240个县级以上城市;其中当事人覆盖次数排名前二十的城市有杭州(1043)、深圳(327)、金华(289)、义乌(254)、上海(186)、永康(140)、嘉兴(130)、温州(125)、台州(110)、宁波(99)、广州(98)、厦门(92)、东莞(79)、湖州(76)、苏州(72)、中山(72)、邢台(62)、北京(59)、佛山(53)、常州(43)。

2、司法保护经济调节力指数

640?wx_fmt=png

经济调节力强:

公开的专利侵权类民事判决案例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总涉案金额高达23.3亿余元人民币;争议金额达到百万级以上的国内城市达到88个;涉案金额排名前三的城市依次为浙江省杭州市、金华市、广东省深圳市。此外,涉外案件类案件争议金额涉及挪威1000余万元、美国499余万元、英国363余万元、意大利357余万元、日本240余万元。

3、司法保护行业影响力指数

640?wx_fmt=png

行业影响力大:

公开的专利侵权类民事判决案例数据显示:诉讼争议涉及的行业总覆盖量达到60余个;其中排名前20的行业分别包括零售业、批发业、商务服务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其他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道路运输业、家具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研究和试验发展、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餐饮业。

4、司法保护绩效指数

640?wx_fmt=png

640?wx_fmt=png

判决结案量持续上升:

公开的专利侵权类民事判决案例数据显示:近五年来各类专利侵权类案件判决总量持续大幅度增长,已公开总量最高值为2020年的618件;按照司法数据公开的以往规律,受数据公开滞后影响,2021年部分判决案件尚未公开。

从案件类型分析,实用新型专利与外观设计专利类案件占到判决案件总量的近九成。

5、司法保护强度指数

640?wx_fmt=png

审理时长趋于合理:

公开的专利侵权类民事判决案例数据显示:除极个别疑难复杂的发明类专利侵权案件外,近五年来专利侵权判决类案件的审理时长平均值、中位值均低于一审法定审理期限,专利司法维权时间长的瓶颈得到有效缓解。

说明:审理时长最大值未剔除案件鉴定等耗费的实际时长。

640?wx_fmt=png

判赔金额保持稳定尺度:

公开的专利侵权类民事判决案例数据显示:近五年来专利侵权判决类案件判赔金额最高值排名前两位分别为2020年400万元与2018年的200万元;专利侵权判决类案件判赔金额的年度平均值与中位值均相对稳定,判决金额保持合理稳定的尺度。

6、司法保护预警指数

640?wx_fmt=png

发明类专利侵权案件:

2021年已经公开的专利侵权类民事判决案例数据显示:发明专利侵权判决类案件的争议焦点集中在产品专利类侵权争议、专利权权利保护范围争议、相同侵权争议、涉网络平台侵权争议、共同侵权争议、现有技术抗辩争议。

640?wx_fmt=png

实用新型类专利侵权案件:

2021年已经公开的专利侵权类民事判决案例数据显示: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判决类案件的争议焦点集中在专利权权利保护范围争议、相同侵权争议、实施制造/销售/许诺销售被诉侵权产品的侵权争议、涉网络平台专利侵权争议、等同侵权争议、现有技术抗辩争议、是否尽到合理注意义务争议。

640?wx_fmt=png

外观设计类专利侵权案件:

2021年已经公开的专利侵权类民事判决案例数据显示: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决类案件的争议焦点集中在专利权权利保护范围争议、近似侵权争议、相同侵权争议、现有设计抗辩争议、涉网络平台侵权争议、共同侵权争议、实施制造/销售/许诺销售被诉侵权产品争议。

(图片来源 | 网络)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评论区

    下一篇

    ​《城市知识产权指数报告》显示,2021年知识产权指数前10强分别是:北京市、深圳市、上海市、广州市、南京市、杭州市、成都市、武汉市、合肥市、宁波市。

    2022-04-27 17: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