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红:转笔刀旋出的随想

2022-02-08 18:05:00
古语云:见微而知著,见端而知末,一个小小的转笔刀,能与专利、创新乃至中国技术发展有何关联?且听专利界前辈、国家知识产权局电学发明审查部原部长李永红老师娓娓道来。

作者 | 李永红  国家知识产权局电学发明审查部原部长

编辑 | 玄袂

自动转笔刀突然不转了,遂想到拆开看看里面的结构。没想到,小小的转笔刀,结构设计中还藏着精巧。

640?wx_fmt=jpeg

懂得机械原理的人知道,铅笔切削,需要两套相互协调的运动机构。一个是旋转切削机构,一个是进给机构。但打开后,只见旋转切削机构,却没有看到进给机构。一番查找,终于发现了进给机构只是在一个塑料齿盘的端面上注塑出两个螺旋齿,由此便可带动与其垂直的小塑料齿轮连同弹性摩擦轮与塑料齿盘进行大齿数比转动,而塑料齿盘的转动与旋转切削机构联动。

不过,如果没有机械设计知识,没有机械加工经验,未必会有欣赏其精巧的感叹。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比如,在学会驾驶之前,从未感叹过司机驾驶技巧的高超,自有了驾驶经历后,每逢乘车在蜿蜒的盘山路上,看到大客司机精准地转过极小的转弯半径时,都会由衷地赞叹司机驾驶技术之高。只有内行,才能看出内行的不易。

我突然想到李约瑟之问: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原因固然复杂。但是,一个可能的原因或许是,在利益分配的权利体系中缺少一个环节——让懂技术、欣赏技术的内行参与利益分配权。随即,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词汇油然而生——专利制度。称其熟悉,源于在专利界工作已有数十年,而称其陌生,在于此前从未如此深切地感受到它竟具有如此独特的作用。

的确,每个审查员都是特定技术领域中的内行,每个审查员都具有赋予技术开发者无形财产的参与权。尽管每天面对着各种轮、轴、各种电子元件或各种化合物的不同组合方案,直接感受到的只是繁杂而琐碎的日常工作,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正因为是内行,我们才有更多的耐心、更多的兴趣、更多的能力在细节中发现精华,从而更有可能将利益的天平指向技术贡献者。这样的制度,或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整个社会对于技术贡献者的尊重与回报。所谓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所基于的,正是这种科学、可行的制度设计。

如今,上至高层领导,下至传播媒体,对专利乃至知识产权的重视前所未有。这是国家之幸,这是历史之幸。但是,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使命,需要一代又一代专利人扑下身子,用我们的技术慧眼发现技术之光,用我们的技术热情为发明创造赋权。但愿若干年后,在中国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看到专利的制度性推力,那是我们所有专利人的期盼。

(图片来源 | 网络)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评论区

    下一篇

    本文作者基于多年商业秘密实务经验,结合典型案例,对商业秘密案件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要件”和“数额确定”进行细致剖析,并就权利人争取惩罚性赔偿或高判赔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2022-02-07 1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