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非遗将实现“数字化”保护

2019-02-13 15:04:43
  目前洛阳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5项。  1月30日,记者从洛阳市非遗保护中心获悉,日前孟津县和洛阳市老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工程拍摄工作已经完成。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距离实现“数字化”又近了一步。  据了解,目前洛阳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

  目前洛阳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5项。

  1月30日,记者从洛阳市非遗保护中心获悉,日前孟津县和洛阳市老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工程拍摄工作已经完成。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距离实现“数字化”又近了一步。

  据了解,目前洛阳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5项。

  随着时代变迁,不少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的存续环境堪忧,传承链条面临断裂危险。数字化技术,可对非遗项目进行信息采集和储存、处理和传播。2018年12月,洛阳市非遗数字化工程拍摄工作正式启动,首批拍摄对象为市级非遗名录体系中19项传统技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涵盖了纺染织绣、编织扎制、雕刻塑造、金属加工、陶瓷烧造、文房制作、食品制作等7个大类,涉及洛阳11个县(市)区。这是洛阳首次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开展专项、集中的数字化信息采集工作。预计此项工作将持续至今年9月。拍摄完成后,除采集全套信息外,还将对剪辑播出版本进行集中宣传展示。

  “非遗项目的数字化保护,主要是借助数字摄影和录音、建立数据库等现代信息科技手段,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珍贵资料,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化产品,不断提高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效率,让更多人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韵味。”洛阳市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同时,非遗“为民族立魂、为生活点睛”已成为社会共识,数字化工程将对贯彻落实国家“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推动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的施行,促进洛阳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记者李宗宽、李新安,通讯员栾海宁)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评论区

    下一篇

    “良子”商标引发商标权纠纷发布时间:2019-02-12 10:22:37      因认为北京某美容美发中心在经营过程中擅自使用其“良子”商标构成侵权,北京台联良子保健技术有限公司将该中心诉至法院,要求判令被告停止侵害其“良子”图文商标的行为,拆除店内带有“良子”、“良子足浴”等相同或近似标志的店招、门头,赔偿经济损失20万元等。日前,海淀法院受理了此案。    原告台联良子公司诉称,其系“

    2019-02-12 21: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