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产力4·26策划 | 未来的IP大咖们,这篇文章或许是你迈向成功的开始
知产力(微信ID:zhichanli)
知产力是一家致力于“为创新聚合知识产权解决方案”的原创型新媒体平台。关注科技领域创新及相关知识产权问题,请订阅本微信公众号(zhichanli)、官方微博:知产力,亦可登录www.zhichanli.com查阅更多精彩内容。
现阶段,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规模已经初具,但面对众多企事业单位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需求来讲,仍呈现供需不匹配的情形。值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之际,知产力策划关于知识产权人才的专题,不仅有对国内开设知识产权专业及设立知识产权学院(系)高校的梳理,还邀请到相关企业、律所等负责人,了解其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此外,知产力的调查还触及即将毕业的学生和已毕业的知识产权专业人士。感谢参与调查的各位,特别感谢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名誉院长陶鑫良教授在调查中给予的大力支持。
1
Prat
这些高校开设了知识产权专业
知识产权法专业正式列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序列以来,2003年至今已有10批71所高校报教育部设立法学“知识产权”本科专业:
我国高校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1987年源起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教学研究中心。而以知识产权学院或知识产权系作为架构或名义,则从1993年建立的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开始。据初步统计,迄今我国高校已经建立了知识产权学院(系)33家:
(数据来源:陶鑫良教授,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名誉院长)
2
Prat
企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应对发展中的法律风险,各大企业不仅均设立了法务部,而且还衍生出知识产权部,而且知识产权部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分子,并为企业的成长保驾护航。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国内知名企业在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招聘方面都有哪些需求。
华 为
华为作为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于1987年正式注册成立,系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截至2016年底,华为有17万多名员工,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华为目前主要招聘的是复合型人才,以专利人员为例,技术背景+外语+法律+商业思维。能解决实际问题,为公司创造价值。目前,华为主要招聘渠道主要集中在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在招聘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方面,除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希望能沉得住气,静得下来,顶得住压力,善于团队合作,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内心目标坚定,不为外部浮躁所动。
京 东
京东作为自营式电商企业,成立于我1998年,销售超数万品牌、4020万种商品,囊括家电、手机、电脑、母婴、服装等13大品类。截止至2016年6月,京东共有员工11万余人。
京东在招聘具有知识产权专业背景的人才时,主要考虑具有专利申请文件审核的专业技能与经验;具有专利检索分析的专业技能与经验;熟悉知识产权侵权判定原则,有相关工作经验;对新事物具有好奇心,学习能力强;认真细致,团队合作意识强。起招聘渠道除招聘网站信息来源外,还会委托猎头招聘,同时也通过行业内专业人士推荐招聘。京东主要看中知识产权专业人士拥有以下特质,其中包括专业度的掌握、悟性、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对公司的熟悉程度、对职位的意愿强烈程度等。
小 米
小米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以及智能家居生态链建设的创新型科技企业。
据了解,小米公司目前最需要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是对知识产权许可、知识产权诉讼及知识产权研究等方面有较多经验的专业人士。其目前招聘渠道,实习生主要通过校园招聘及招聘网站,高级人才只要通过内容推荐和猎头。小米公司在招聘知识哈产权专业人士时,主要看中英文能力突出,法学基本理论扎实,对于国际或国内知识产权运营,司法实践有深厚积累等特质。
中 粮
成立于1949年的中粮,国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致力于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建设全服务链的城市综合体。
在招聘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方面,中粮要求相关应聘者要具有一定实务经验和较强学习能力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关于实务经验,指具备知识产权律师经验、法官经验或代理经验的专业型人才,具有实操能力,了解知识产权实践做法和惯常规则;关于较强学习能力,指能够快速发现和理解特定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基本规律,将知识产权的专业能力运用于企业的行业运营,一方面设计企业的知识产权布局、监测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最新动态,努力将知识产权培育成为本企业的重要资产;另一方面防控本企业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而目前,中粮主要招聘渠道以社会招聘为主,校园招聘为辅。社招具体的渠道有内推、通过猎头、网络招聘等;校招具体的渠道有网络招聘、线下招聘会等。其主要看中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学习能力、合作意识、专业素养、稳定性。
中 伦
中伦律师事务所创立于1993年,是中国司法部最早批准设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之一。经过数年快速、稳健的发展壮大,目前,中伦拥有近180名合伙人和近700名专业人员。
中伦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要求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商标代理及专利代理人员。按照不同团队发展,这些人员需要的人数比例不同,以商标及专利代理为主要业务的团队,这些人员比例较高。二是诉讼律师。知识产权领域的诉讼,主要分为商标、专利、著作权及商业秘密等方向,不同方向,需要律师人数不同。一般来说,专利和商业秘密的律师,因案件中大多涉及技术问题,所以大多数该方向的律师需要具有理工科的背景。在招聘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时,中伦通常会设置基本条件,如学历、专业和工作经验等限制,在面试时会考虑应聘者的团队协作能力、责任心等要素。
集 佳
集佳律师事务所自1995年成立以来,热忱致力于在知识产权领域为公众及企业界提供全面的法律与技术支持,并以造就二十一世纪中国最优秀的知识产权人才为己任。经过持续、稳定的发展,集佳成长为中国大型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
据了解,集佳需要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主要为,熟悉知识产权业务的专业律师,代理人,尤其是通信、软件等领域的,当然拥有较好英语基础的也十分受欢迎。目前,集佳主要通过招聘网站及校园招聘,进行知识产权专业人士的招聘。而在招聘知识产权专业人士时,主要看中人品踏实可靠,业务熟练。
柳 沈柳沈律师事务所成立于1993年,集涉外专利代理、涉外商标代理和律师事务所为一体,为国内外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专利申请和商标申请服务及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律咨询服务。截至目前,事务所现有合伙人41名、专利代理人180名、律师79名(其中多数律师同时具备专利代理人执业资格)、商标代理人11名。
柳沈不仅需要具有充足专业知识储备的人才,也需要对知识产权事业具有高涨工作热情、充满学习激情、内心富有不断前进的原动力的人才。中文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述能力良好,并且能够至少熟练使用一种外语(英语、日语、德语、法语)。我们需要的人才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抗压能力、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柳沈的招聘渠道主要通过网络渠道招聘。事务所官网及微信公众号会定期发布招聘信息。对应聘者,柳沈更加看重的特质包括是否具有对工作的坚持和信念,是否具有严谨和细致的工作习惯,是否具有踏实诚恳谦虚的工作态度,是否掌握积极和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内心是否揣着为知识产权事业发光发热的梦想。
东方亿思
东方亿思是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登记的专利代理机构,服务范围从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知识产权诉讼、到其他知识产权保护和强制实施等各个方面。
东方亿思招聘员工更加青睐于具有专业背景的知识产权人才,如具有理工科及法律专业背景。而招聘渠道主要集中在校园招聘及招聘网站。东方亿思比较看重的是员工的沟通能力、应对挑战的能力,要求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具有较高的智商及情商,具有可塑性。
3
Prat
知识产权专业学生:毕业后的求职方向有哪些?
知产力针对开设知识产权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展开调查,发现大部分知识产权专业学生在选择这个专业时都不是特别了解,对就业也比较迷茫,目标方向大多集中于律师、法院,对其他行业也不是很了解。知产力选取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声音,来看看他们具体怎么说?
☃ 想当知产律师的西南政法大学大四学生:
现在工作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将继续读知产专业的研究生。基于对知识产权的兴趣,且知产相对于其他法律学科更加灵活多变,注重实务。因此十分注重实务的工业产权律师是我未来理想工作的首要选择。
☃ 学知产但没有选择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华东政法大学大四学生:
想从事知识产权行业,但是因为之前手里的offer,知产方向的只有知产公司,而知产公司所能接触的东西太少,不适合作为起步阶段的平台。现在在律所从事新三板项目,是我觉得现阶段更优的选择。
☃ 想当法务的中国政法大学大四毕业生:
因为喜欢的文学、动漫、电影都与知识产权有关,且自身有被侵权的经历。出于这样的原因,对知产产生了特别的兴趣。现在打算继续读研究生,毕业后会争取从事知识产权工作,最想去的是文化传媒类公司(比如bilibili这种)当法务,却又觉得没有积攒足够多的经验和学识怕在这个岗位上不能很好服务大家而且也容易自我消磨,所以大概会先选择更具挑战性的律师岗或先做几年审判岗再去。人生的终极目标是想做NGO,大概会到了比较大的年纪再去实现它。
☃ 想当知产法官的北京大学研二学生:
本科专业是资产评估,大二学了无形资产评估这个课,主要就是涉及知识产权这类特殊资产,在学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著作权评估特别感兴趣,因此才决定研究生跨专业学习知识产权。由于之前在法院实习过,加上个人性格原因,我比较倾向于毕业后到法院工作。
☃ 想留校当老师的中国人民大学学生:
在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期间对知识产权热点问题和案件都有过了解,自身也经历过著作权纠纷。希望之后能够留在高校从事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研究;一方面是对知识产权的兴趣使然。另一方面是因为知识产权专业也正处于成长期,机会多,潜力大。
4
Prat
知识产权专业毕业生:我们在这些岗位上奋斗着
为了给即将毕业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一个清晰的就业指导,知产力对已经毕业的知识产权专业的毕业生做了调查,有很多选择知产相关工作,但也有部分未从事知产行业。
✤调查对象一:知识产权律师
毕业了就一心奔着律所方向走。工作范围是除专利、商标代理以外的IP业务,比如说版权申请,域名争议纠纷,商标侵权诉讼等。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与客户交流,当然还有起草各种信函,准备各种材料。做IP律师,一定要提高英语水平和法律检索能力。每天在律所最少呆11小时,以北京为例毕业生平均工资在8K。
✤调查对象二:企业法务
选择这个工作主要是因为和知识产权高度相关,且工作节奏能比较好地平衡生活,感觉自己的个性和法院氛围不符,又比较注重健康,不喜欢疯狂加班的节奏,另外心仪的律所也只要理工科背景,所以最后选择法务。
我是在知识产权法务部,要强调的是不是所有的公司法律部下都会再细分,工作内容主要工作是知识产权档案管理;监督、管理商标维权案件合作律所诉讼工作(法律文书用印审核、证据材料提供);为公司打架团队团队提供各项打架维权支持;处理知识产权诉讼;及时处理各类网络知识和产权问卷等。
工作的选择,其实是一个特别复杂的问题。对于找工作还是建议忠于内心,选择自己喜欢或者当下比较倾向的领域;职业选择无所谓对错,要勇敢尝试,在实践中感受、调整。虽然现实中很多人会冲着户口和钱做选择。
平时能按时上下班,除非个别有紧急工作的时候偶尔加个班。大所和外企薪酬最高,其次是好的私企,国企和公务员最低。其实是要看自己的选择,一般原则:疯狂加班的钱多,正常上下班的钱少。
✤调查对象三:知识产权法官
当初选择当法官,首先满足了家里人出于稳定考虑,让我当公务员的愿望。其次,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实习,我觉得我个人性格适合法院,法院的官僚气息没有那么重,人际关系相对简单,整体氛围好。每天都能和知识产权案接触,对培养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和诉讼实务很有帮助,有充分时间培养自己。法院也有空间让法学生坚持自己的信仰与理念,个人的意见都能得到足够的尊重。同时,身边的同事都会毫无保留教你,这对年轻人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由于每个月要完成的任务比较多,加班其实还是比较普遍的,但还是要看个人的工作习惯。从薪资方面考虑,追求高薪的,法院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没有什么经济负担,法院是个不错的选择。
缺点是与社会接触面不广;出国受限,工资涨幅不大,几年后会被同级律师甩开很远。
✤调查对象四:国内大所律师
初衷比较简单,研三开始在律所实习,毕业就正式留用了,也不想去找别的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是泛知识产权业务,包括跨境许可,TMT项目,反不正当竞争等;多学习,认真踏实做事,明白自己想做什么很重要。如果有明确目标,实习对选择影响不大,如果目标不明确可以通过实习的方式多尝试不同工作,等都参与了之后自然也就知道自己最想选择哪个工作。
律所加班是常态,愿不愿意都得加。研究生在外所实习,感觉面试时还是比较看重实习经历,尤其是大所的,建议多实习。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本科毕业工作有经验优势吧,但硕士工作那会心态会成熟一些,容易较快完成角色转换,容易适应工作。法学的话本科工作几年再出去读老流氓感觉会比较好。最好是研究生再出来工作,毕竟多读书,没坏处。
✤调查对象五:某企业督察部
找工作时首选的是知识产权工作,但基于多种因素考虑,比如说与知产工作的相关度高低、发展前景、薪酬、工作地点等等原因,最终放弃了知产相关工作。目前的工作偏行政。工作强度不大,偶尔加个班。读个研究生还是必要的,研究生学位和本科学位在筛简历阶段就能体现出区别。
✤被调查对象六:国家部委公务员
毕业时没找到知产相关工作,现在当公务员,钱不多,但也不常加班。研究生的实习对于考公务员没有什么影响,但研究生更好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