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了oppo的渠道为王,但可能没看到他的技术护城

2017-03-24 15:37:28
知产力(微信ID:zhichanli)知产力是一家致力于“为创新聚合知识产权解决方案”的原创型新媒体平台。关
知产力(微信ID:zhichanli)

知产力是一家致力于“为创新聚合知识产权解决方案”的原创型新媒体平台。关注科技领域创新及相关知识产权问题,请订阅本微信公众号(zhichanli)、官方微博:知产力,亦可登录www.zhichanli.com查阅更多精彩内容。 

   

作者 | 伦勃朗

 

(本文系知产力获得独家首发授权的稿件,转载须征得作者本人同意,并在显要位置注明文章来源。) 

 

(本文1226字,阅读约需3分钟)

 

一段华丽丽的“逆袭”让oppo这个曾经被标签为廉价山寨智能手机的品牌,和它身后的神秘持股人段永平成为近期媒体关注的焦点。对于以中国式营销和渠道下沉见长,而在智能手机市场杀出重围的oppo而言,我们可能还很难将其定位为以技术驱动的智能终端企业,然而以oppo推出的重点产品和卖点为节点,我们也可以追寻到oppo相应的技术护城之势。

 

根据中国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截止目前oppo的品牌方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下称欧珀公司)申请的专利数量已经达到10560件,其中发明专利9295件,发明授权专利1030件;实用新型1087件;外观设计178件。

 

27658134910.jpg

 

对其中的9295件发明专利申请趋势进行分析可见,欧珀公司对于技术研发的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09年——2011年的起步期,2012年——2014年的成长期,而自2014年后其专利申请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这三个阶段也正好对应着oppo在市场发展中的三个关键节点:2011年,oppo首款全键盘智能手机X903上市,标志着OPPO正式进军智能机领域;2014年oppo召开全球新品发布会,首次推出闪充技术和高清画质拍照技术,定位逐步清晰,以“自拍”和“闪充”功能锁定了主要消费群体;2015年和2016年,oppo开始了高歌猛进之势。

 

将oppo寻求技术优势与其市场份额的阶段扩张趋势相对比,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其技术积累与其市场价值增长的相应关联。

 

2013年,oppo发布的OPPO N1即搭载了其独有的自由停旋转摄像头,2014年,OPPON3推出了电动旋转摄像头。相应的是2013年11月,欧珀公司申请发明专利“带旋转摄像头的移动终端及其摄像头的旋转控制装置”。除核心专利外,围绕着旋转摄像技术,欧珀公司相继申请了十数项专利,形成有效的专利布局。

 

2016年10月,oppo发布的R9s系列搭载了一种双核对焦技术。而相应的,oppo涉及对焦技术的专利达194件,其申请趋势如下图。搭载这款双核对焦技术的IMX398传感器由oppo与索尼合作研发。

 

32101947658.jpg 

以白领年轻女性为主要消费者定位的oppo在拍照功能的精进上可谓下足了功夫,其自主研发的多帧合成超采样技术、可以自动识别用户脸部特点的专属美颜软件技术,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目标消费群体的体验空白,从而在主推功能上形成了自身的技术矩阵。

 

除了对消费需求的满足,对行业痛点的技术解决让oppo有了与大牌相较的可能性。

 

OPPO研发的拥有18项专利的低电压快速充电技术使得“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不再仅仅是一句广告口号。其采用低电压高电流模式,保证充电速度的同时也能减少手机充电时适配器与手机的发热情况,相比传统充电速度也提高了4倍之多。

 

当然,深谙精英文化的苹果总有着旁人难以超越的高度。正如段永平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所述,苹果有时候过于倔强,并做出了许多好东西,比如操作系统。所以即使oppo推出了基于安卓系统的深度定制系统ColorOS,也只是在主打直观、简约富于美感的文艺体验,以期形成与苹果精英操作系统的比较优势。也许正如段永平所说:“苹果是一家非凡的公司,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没有超越任何人的想法,重点是提高自己。”

 

在上演了逆袭好戏之后的oppo也同样会面临着目标市场的趋近饱和,以及营销模式的复杂化发展,如何继续逆流而上,技术基因可能是oppo“提高自己”的下一个契机。

 

数据来源 | 网 络


   

11025974368.jpg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评论区

    下一篇

    知产力(微信ID:zhichanli)知产力是一家致力于“为创新聚合知识产权解决方案”的原创型新媒体平台。关

    2017-03-23 15:50:08